新都人張惠:忽必烈重用的名相
文章分類:元朝
元朝時,把人分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和南人。很多人由此認為,漢民族人在元朝地位低,做官少,即使能做官,也做不瞭大官。這種看法並不準確,今成都市新都區人張惠,不僅出身宋朝時的名門,而且在元朝時備受重用,官至宰相,政聲很好,《元史》專門為他作傳。
傢世淵源深厚,經歷曲折坎坷
張惠1222-1284),字廷傑,新都新繁人。張惠傢世淵源深厚,經歷也頗為曲折坎坷。
張惠的先祖,是新津人張商英。張商英何許人也?張商英1043-1121),字天覺,號無盡居士。宋英宗治平2年1065)考中進士,出任通川縣今達州市達川區)主簿,後出任南川縣治所在今重慶市綦江縣境內)知縣。
後來,張商英歷任監察禦史、尚書右丞、資政殿學士、觀文殿大學士、尚書右仆射宰相)等。張商英不僅是政治傢,也是文學傢和書法傢。如今新津的觀音寺中,有張商英的碑亭。
張商英死後,他的後裔曾遷居到今新疆青河縣,後來又遷回到四川,在新都新繁定居。張惠就出生在新繁,時值南宋末年,正是亂世之秋。
張惠14歲那年,蒙古大軍進入四川,張惠被蒙古軍隊抓住,作為俘虜,送到位於今內蒙古西部杭愛山的軍營做奴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