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忽必烈一代帝王晚年悲慘生活
文章分類:元朝
你也會想看的:蒙古大汗元太宗窩闊臺因酗酒過度而死?
忽必烈,元朝開國皇帝,成吉思汗之孫
元世祖忽必烈(1215年9月23日-1294年2月18日),名字全稱忽必烈,蒙古人,拖雷第四子,母唆魯禾帖尼。1260年5月5日在部分宗王和大臣的擁立下,登基成為大蒙古國皇帝(蒙古帝國大汗),但未獲普遍承認。1271年12月18日,忽必烈將國號由“大蒙古國”改為“大元”,從大蒙古國皇帝變為元朝皇帝,正式建立元朝,成為元朝首任皇帝,漢文廟號世祖,謚號聖德神功文武皇帝、蒙古語謚號薛禪可汗。
1251年總理漠南漢地軍庶事,1253年率軍滅大理國。
1259年(元憲宗九年)攻打來鄂州(今湖北武昌)時,得蒙古汗(元憲宗)死於臺州的消息,決策北還。
1260年忽必烈在開平(今內蒙古正藍旗東閃電河北岸)即大汗位,年號中統。1271年定國號元。
1279年(至元十六年)滅南來,統一全國。在位期間,註意吸收漢族歷代的統治經驗,建立瞭包括行省制度在內的各項制度,並加強對邊境地區的控制,註重農桑,興修水利,使社會經濟得以恢復發展。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傢奠定瞭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