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二伐日本,又敗瞭;三伐日本,算瞭
文章分類:元朝
你也會想看的:趙孟頫行書字帖,美且實用!
上文說到“文永之役”兩萬元軍被“神風”幹翻在地,日本人稀裡糊塗取得瞭大勝。
當得勝的消息傳到京都朝廷,龜山上皇宇多天皇他爸)聞之大喜,跑到各大寺廟神社,到處做“敵國降伏”的祈禱。但熱血青年北條時宗卻非常冷靜,他知道此戰日本不過是僥幸獲勝,元軍表現出來的強大戰鬥力也不是日軍在短時間內能夠趕超的。而作為當時世界上唯一超級大國的元朝,其國力比日本強大百倍,根本不會因為一次失敗而傷筋動骨,新的、更大規模的侵日軍事行動必將到來。所以,從文永之役後,幕府就開始積極準備應對下一波入侵者瞭。

筥崎宮伏敵門上懸掛的“敵國降伏”
首先,日本人知道自己在武器裝備上與元軍存在巨大的差距,於是開始拼命改進武器,尤其是弓箭。
第二,在軍隊的組織上,北條時宗任命胞弟北條宗賴為長門守護,防衛中國西部中國,不是指我國,而是日本中國地區,位於本州島西部,也稱山陰山陽地區,包括播磨、美作、備前、備中、備後三備)、安藝、周防、長門、丹波、丹後、但馬、因幡、伯耆、出雲、石見、隱岐,共十六國。),並派遣北條實政前往九州將各地的武士、地頭組織起來,積極備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