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魚落雁的西施,到底有多美?看看這幾個故事怎麼形容
文章分類:春秋
西施與王昭君、貂蟬、楊玉環並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而西施,位居榜首。她麗質天生,是美的化身,讓眾人向往。據說西施膚白如瓷,眼睛清澈得如溪水,頭發烏黑厚密如雲朵,身材窈窕柔美,嘴唇紅如天上的太陽。走起路來也帶有聲音,像跳舞一樣,甚至後人稱她的舞蹈為“西施舞”。吳王夫差為瞭聽她那悅耳般的腳步聲,專門建瞭一道長廊,長廊下面是空的,專門用來欣賞。
“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其中“沉魚”一說就是形容的西施。西施傢族的後裔,他們一直生活在溪畔。西施的父親賣柴,母親浣紗,而西施也經常在溪邊浣紗。西施有多美呢?據說她在溪邊浣紗的時候,原本遊動的魚兒因到她婀娜多姿的美貌而忘記瞭遊水,呆滯住瞭,慢慢沉在水底,所以世人流傳下來,稱她有“沉魚”之美。其實動物是不能欣賞人的美貌的,之所以說魚兒見到她也會忘記自己,是為瞭突顯她極致的美。
還有一個故事,也談到她的美貌。當年越國選美,而西施位居榜首。在進京途中,行人爭相觀看,造成眾人圍堵,交通堵塞。護送西施的越國相國使者范蠡,見此情景,有一妙計。他把西施安排住進附近的一傢客棧,在門口貼上告示:如有想見西施美女的,付1文金錢。不料,真的有許多行人慕名而來,慷慨解囊,有的竟然付出2、3次之多,為瞭反復觀看。西施手扶欄桿,憑欄眺望,衣袂飄飄,宛若仙女下凡。有三天之久,眾人也不願意散去。范蠡借著西施的美貌,賺瞭不少錢,最終都捐進瞭國庫裡。而范蠡與西施也互相欣賞,成為瞭莫逆之交。最後也拜倒在西施的石榴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