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桓公,楚莊王,一個善始卻不善終,一個不善始卻善終,原因何在
文章分類:春秋
你也會想看的:吳王闔閭為愛女,坑殺數萬看熱鬧百姓陪葬!
齊桓公與楚莊王,都曾經成為春秋時期的霸主,但是兩個人的結局,卻截然不同.齊桓公臨終時疾病纏身,無人照看,甚至餓死數月無人收屍.而楚莊王卻得善終,根本原因何在? 個人認為,出在自控和改過能力上.
首先看這兩個國傢及國君相似的地方:
一,其國傢都不在中原核心區域.
齊國在遠離中原的東方,東邊是大海,北邊是燕國,中山國,西邊是晉國,衛國,西南是魯國,南邊有莒國,吳國,徐國.周邊除瞭晉國之外,盡是些小國,且背後是大海,因此無後顧之憂,可專心向中原發展勢力.
楚國在遠離中原的南方,更是被中原王朝嫌棄的蠻夷之地.西北是秦國,北方是晉,鄭,許,蔡,陳等國,東方是吳國,東南是越國.同樣周邊僅有晉國是大國,之外盡是些小國,且其南方幾乎都是蠻荒之地,亦無後顧之憂,可專心向北方中原地帶發展勢力.
二,他們都有能臣輔佐.
齊桓公除瞭有大名鼎鼎的管仲大管傢輔佐之外,還有赫赫有名的五傑做幫手:口才極佳,擅長待人接的隰朋,負責外交工作;善於農業生產,開發土地的寧戚,負責生產工作;作戰經驗豐富的王子成父,負責軍事工作; 善於斷案的賓須無,負責法官工作;不畏權勢,進言犯諫的東郭牙,負責上諫工作; 齊桓公善用的這些人,為其成為春秋第一個霸主起到瞭極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