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最愛吃的紅燒肉,原來是大文豪蘇東坡發明的
文章分類:北宋
你也會想看的:黃庭堅行書《寄嶽雲帖》
豬肉的吃法千千萬,但普及程度最高的恐怕非紅燒肉莫屬,堪稱最接地氣的國菜吧?而要論烹飪紅燒肉的鼻祖,不是市井百姓,也不是名廚,而是北宋時期著名的大文學傢蘇軾。
蘇軾
蘇軾不但對詩文、書法造詣很深,而且堪稱我國古代美食傢,對烹調菜肴亦很有研究,尤其擅長制作紅燒肉。
紅燒肉
最早的紅燒肉叫“回贈肉”,由蘇軾在徐州期間創制。
宋神宗熙寧十年4月,蘇軾任徐州知州。7月7日,黃河在澶州曹村埽一帶決口,至8月21日洪水圍困徐州,水位竟高達二丈八尺。蘇軾求救禁軍武衛營,並親率全城百姓抗洪築堤保城。經過70多個晝夜的艱苦奮戰,終於保住瞭徐州城。
全城百姓無不歡欣鼓舞,他們為感謝這位領導有方、與徐州人民同呼吸、共存亡的好知州,紛紛殺豬宰羊,擔酒攜菜上府慰勞。蘇軾推辭不掉,收下後親自指點傢人制成紅燒肉,又回贈給參加抗洪的百姓。百姓食後,都覺得此肉肥而不膩、酥香味美,一致稱他為“回贈肉”。此後,“回贈肉”就在徐州一帶流傳,並成徐州傳統名菜。這在《徐州文史資料》《徐州風物志》《徐州古今名饌》中都有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