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安是如何一步步 掌握東晉最高權力的?
文章分類:東晉
你也會想看的:也許,這是王羲之最後的時光,與你想象的不一樣
桓沖步步忍讓。資料圖
桓溫373年去世,5年後,東晉與前秦打瞭幾次“熱身賽”,10年後,南北舉行瞭“大決賽”——淝水之戰。這10年間,雙方都在進行緊張的準備活動。
北方的前秦削平周邊一個個小國傢,抹去瞭縱橫交錯的邊界線;南方的謝安施展潤物無聲的功力,抹去瞭桓傢、謝傢、朝廷之間的傷痕,拉起手來,一致對外。
桓沖生活一直簡樸
桓溫死後,東晉面臨著一個大難題,如何處置“桓傢幫”?
在朝廷眼裡:桓溫不是謀反,勝似謀反,是恨得咬牙切齒的仇人,應當把桓氏一刀一刀地剮肉,心裡才舒坦些;但對孝武帝司馬曜來說,不是桓溫廢立,自己就做不瞭皇帝,否定桓溫就是打自己耳光,他又是如再生父母的大恩人。
謝安的運氣特別好,順利化解瞭這個“二律背反”的難題,有個重要的原因是桓沖的忍讓、大度。
桓溫的弟弟當中,桓沖知識最為淵博,軍事才幹出眾。
他們父親桓彝死時,大哥桓溫才15歲,傢裡生活貧窮,母親身體不好,還要治病。醫生開的藥方是吃羊肉。平常飯都吃不上,哪來羊肉呢?桓溫帶著桓沖去找牧羊主,說:你給我幾隻羊,我也沒有錢,把弟弟換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