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劉徹用人史話(上)
文章分類:西漢
你也會想看的:一代大將彭越被劉邦和呂後誅殺
褒貶不一的漢武帝
讀《史記·孝武本紀》,會對漢武帝劉徹的一生充滿疑惑,通篇記述的都是他巡遊封禪敬鬼神的故事,似乎沒幹什麼正事。這大抵是因為司馬遷因李陵投降匈奴為其分辯而被武帝施以宮刑一事之故,而有意把其文治武功忽略或散見於其他臣子列傳中。不過,歷史上對漢武帝劉徹的評價,也往往褒貶不一。
比如東漢史學傢班固,在敘述一番漢武帝的事跡後說:“如武帝之雄材大略,不改文、景之恭儉以濟斯民,雖《詩》《書》所稱,何有加焉!”意謂《詩經》《尚書》上所稱道的古代賢王也不過如此,可以說是極言武帝的文治武功。這一類評價,往往著眼於他征戰四方、開疆拓土、遠揚國威,以及其他功業。
然而,千年後的司馬光在列敘“班固贊曰”後,即來瞭一段“臣光曰”,則多有貶抑:“孝武窮奢極欲,繁刑重斂,內侈宮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遊無度,使百姓疲敝,起為盜賊,其所以異於秦始皇者無幾矣。”顯然,司馬光對秦始皇的評價比較負面,而在他眼裡漢武帝和秦始皇沒什麼兩樣。這一類評價,往往著眼於他窮兵黷武,“內窮侈靡,外攘夷狄”,結果就是“天下蕭然,財力耗矣”。
但在用人上,積極正面的評價居多,司馬光與班固兩人意見亦相類。司馬光在記敘漢武帝逝後寫道:“帝聰明能斷,善用人,行法無所假貸”,可謂蓋棺定論。班固則早就稱贊:“孝武初立,卓然罷黜百傢,表章《六經》,遂疇咨海內,舉其俊茂,與之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