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陶淵明依山傍水娛性情
文章分類:東晉
你也會想看的:我國的偉大數學傢父子:祖沖之父子
滿山紅,秋風起,風吹動瞭地上積厚的落葉,飄悠悠地盤旋在空中。漫山的菊花是夢的開始,南山作為夢的起點,沿著夢最初的射線,一直延伸到秋天的邊沿……
他本是一介父母官,也曾猛志逸四海想過 “大濟蒼生”,可近來他的內心愈來愈像針紮一樣疼痛,就像池魚兒一樣愈來愈真切地思念“故淵”,就像鳥兒一樣愈來愈真切思念“舊林”,夢中那美麗的自由的田園。於是憤然脫去一身官服,回歸田園,他就是東晉雅士陶潛。他認為隻有田園之美才能使自己內心平靜和諧下來,隻有徹底地做一個深居山林的隱士才能使自己的靈魂找到皈依。
“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帶著滿身的疲憊,迫不及待地遷居到瞭山林,簡陋的木屋,一方荒田從此成為瞭生活的全部。此後的每日,當東方剛露出微熹的光亮,他就早早起床,打理那些長滿瞭荒草的院落、田地,到瞭晚上,才扛著鋤頭,踏著夜晚的寒露回到傢中,來不及歇息,拿起筆墨就寫下自己一天的生活體驗。“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大概就是這樣的生活吧。有時來瞭興致,還會到山中去采摘菊花,忽然一下子的抬頭,就看見瞭那遠處的山,一邊賞菊,一邊怡然自得地觀看那遠山,也不失為一種愜意的生活啊!他悠然地自語道:良辰美景,心曠神怡,這大概就是隱士的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