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齊桓公,看用人之道
文章分類:春秋
你也會想看的:歷史溯源 | 孔子問師於老子,究竟要求教什麼
齊桓公,薑姓,呂氏,名小白,春秋時期齊國國君,春秋五霸之首,可挾天子以令諸侯 ,一代叱詫風雲的君王。早年任人唯賢/不計前嫌/從諫如流,幫助他建立瞭宏偉霸業;然而晚年,親小人遠賢臣,最終被一群小人玩弄股掌之間,餓死宮中,身體腐爛,生滿蛆蟲。
齊桓公與他的宰相管仲還有一段廣為人知的故事。在齊襄公和公孫無知相繼死於齊國內亂後,公子小白與公子糾分別在外國避難,便開始回國,爭奪君王之位,開始瞭一場生死競速賽。管仲追隨的是公子糾,趕在瞭前面,截住瞭公子小白,並張弓一箭射在小白胸前,倒在車上,小白咬破舌頭,口吐鮮血,假裝被射中死瞭。自以為完成使命的管仲,回去復命,公子糾收到管仲的捷報,一路悠哉回國,結果被沒死的小白捷足先登登上瞭王位。難以想象,齊桓公即位後任一個差點射死他的人為相的想法,還有管仲被拜為相時的心情是什麼?管仲也交出瞭一系列漂亮的答卷,舉薦瞭一批各有所長/盡忠職守的人才,推行瞭一系列改革,國野分治/軍政合一/減少稅收等,使得齊國變得強大富庶。
然而,歷史證明,越偉大的領導人,在晚年似乎越容易犯錯,在管仲等賢臣一個個離齊桓公而去後,就往往過於自信而喪失瞭清醒,走向昏聵,開始壓抑不瞭被拍馬屁服侍著的快感,重用瞭易牙/開方/豎刁三人,,宮廷被三人惑亂。齊桓公被三個亂臣以修道成仙,限制瞭人身自由,最後欲食不得,欲飲不能,活活餓死在高墻宮廷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