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之首的齊桓公為何被活活餓死?
文章分類:春秋
你也會想看的:周平王延續周朝的統治卻失掌控天下的能力
齊桓公
齊桓公晚年昏庸,管仲去世後,任用易牙、豎刁等小人,最終在內亂中餓死。
公元前645年,管仲重病,桓公問他:“群臣中誰可以代你為相?”管仲說:“瞭解臣下沒有人比得上君主。”桓公說:“易牙如何?”管仲回答:“殺掉孩子來討好君主,不合人情,不可以。”桓公說:“開方如何?”管仲回答:“背棄親人來討好君主,不合人情,難以親近。”桓公說:“豎刁如何?”管仲回答:“自己閹割來討好君主,不合人情,難以親愛。”管仲死後,齊桓公不聽管仲的話,重用三人,三人專權。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齊桓公晚年,同樣陷入瞭歷代君王很難逃脫的這一魔咒。晚年的齊桓公日漸昏聵,寵信重用易牙、豎刁、開方這三個諂媚邀寵的奸佞小人,導致齊國內政日趨腐敗,國勢日漸衰微。
齊桓公資料圖)
易牙本是齊桓公的一名廚師,有一天,齊桓公對易牙說:“我嘗遍瞭你烹飪的山珍海味,唯有沒嘗過人肉的滋味”。易牙回傢後,竟然把自己親生的兒子殺掉瞭,烹飪後獻給齊桓公品嘗。齊桓公居然對他這種殘忍的恐怖行為大加贊嘆,豎刁為瞭能夠時刻呆在齊桓公身邊,竟然把自己閹割瞭,做瞭宦官。開方本是衛國人,他為瞭表示自己的忠誠,父親死瞭也不去奔喪。齊桓公認為這三個人愛國君勝過愛自己的兒子,自己的身體,自己的父親,認定這三個人就是天下最愛國君,對國君最忠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