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傢學派的始祖——老子
文章分類:春秋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謚伯陽。楚國苦縣厲鄉曲仁裡人, 約生活於前571年至471年之間。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傢和思想傢,被道教尊為教派始祖。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經》又稱《老子》),其作品的精華是樸素的辯證法,主張無為而治,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在道教中,老子被尊為道教始祖。老子與後世的莊子並稱老莊。
和道教的聯系
其實,道教的創始人是被稱為張天師的張陵,而老子在道教中被尊為道祖,並將其《老子》一書改名為《道德真經》,作為宗教的主要經典。從《列仙傳》開始,把老子列為神仙。東漢時期,成都人王阜撰《老子聖母碑》,把老子和道合而為一,視老子為化生天地的神靈。成為瞭道教創世說的雛形。而在漢桓帝時,漢桓帝更是親自祭祀老子,把老子作為仙道之祖。唐代皇帝曾尊封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宋代加封號稱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其道教尊稱名稱為“太上老君”,亦被尊稱為“混元皇帝”,也是道教三清道祖中的道德天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