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孟母三遷看紅木傢具,很重要!
文章分類:戰國
你也會想看的:公孫龍與莊子辯論為何詞窮?
《三字經》裡說:“昔孟母,擇鄰處。”孟母三遷便出自於此。孟子的母親為使孩子有一個真正好的教育環境,煞費苦心,曾兩遷三地,現用來指父母用心良苦,竭盡全力培養孩子。孟母三遷的故事由來已久,告訴我們良好的人文環境對人的品格養成至關重要。孟子後來成為瞭一個很有學問的人,這和他有一個睿智的母親是分不開的。
愛小孩,傢長當然希望給小孩最好的,父母竭力買學區房,給孩子報各種輔導班,讓孩子成為有文化的出息人,可成效甚微不說,孩子產生厭學情緒。
依我看,以上均不是對孩子最好最根本的方式,最好的教育是傢庭文化氛圍:父母厭惡讀書經常手拿手機平板,孩子恐怕不會喜愛讀書;父母飽讀詩書,或手拿報紙讀物,孩子自然以身效仿;父母深諳傳統文化,孩子自然癡迷書籍學識,甚至不加管束,孩子自己愛學習。愛紅木者,大都書香之傢、高雅人士、不慕名利之夫妻、和而不同之君子,所謂潤物細無聲,孩子耳濡目染之下沾染人文情懷,學習、生活、接人與待物,自然與俗人不同,擁有獨立之人格,紅木傢具的益處並不亞於學區房、輔導班等。
專傢認為:良好的人文環境對人的成長和生活而言是十分重要的,與一個人、特別是青少年的成長有直接的關系。孟子後來成為大學問傢,可以說青少時期每日接觸的環境的作用。孟母最後選擇的定居之處,就是告誡我們社會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也是以人性的共識為基準的,社會教育本就應該以身作則,給還未走上社會的和初次來到社會的孩子們有一個明確的、正確的社會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