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輔成王監國: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幼主監國機制
文章分類:西周
《大雅》雲:“無念爾祖,聿修厥德。”這兩句話,說的是周公旦對還是年幼的成王姬誦的諄諄教誨:你追念祖父文王的德行,不僅僅隻是祭祀便完成瞭任務,而應該首先修持你自己的德行,才可以真正地繼續你祖文王先聖的德行。公元前1046年(武王十一年),武王伐紂而滅商,新政剛立,百廢待興,其卻於兩年之後心力交瘁而撒手塵寰。新公司開張僅兩年,董事長即死翹翹也,新任董事長年幼而力薄,新公司處於風雨飄搖中,不得已,這生意還得老叔出手幫忙。武王卒,其子姬誦繼位,是為成王。可姬誦年僅13歲,乳臭未幹,於國傢大事的確無力擔當,社稷初建,政權未穩,不得已,由其叔周公旦輔政。周公旦一手培養姬誦成長,一手代行天子職權,可謂雷霆萬鈞權傾朝野。這生意嘛,侄兒少不更事,還是老叔做主比較合適。可這樣一來,另外幾位老叔心裡卻不平衡。很多時期,史上都曾出現過這樣的情況,幹仗的時候,大傢同心協力,是一傢人嘛,當然勁往一處使,卯足瞭勁,把肥水肥肉摟進傢裡來。一旦戰爭勝利,該分肥肉肥水的時候,問題就出來瞭。矛盾激化尖銳,一個不留神,手足相殘,兄弟對砍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