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循吏——龔遂
文章分類:西漢
你也會想看的:揭秘劉邦重用韓信的真相:並非惜才
西漢歷經文景之治,漢武時期,到漢宣帝即位時,王朝已過巔峰。漢宣帝劉詢是武帝時被廢黜的戾太子的孫子,是從民間長大的,他深知民事艱難,因而勵精圖治,特別註重刺吏、太守的任命,所以在這時期出現瞭不少良吏,龔遂是其中的代表。
龔遂,字少卿,山陽南平陽(今山東鄒城)人,他曾為昌邑王劉賀王府的郎中令。劉賀是漢武帝劉徹的孫子,是個放蕩成性、驕奢淫逸的紈絝子弟,昌邑在今山東巨野東南,原是他父親的封地,父親死後,他在這裡作威作福,為所欲為,把當地搞得農桑俱廢、田地荒蕪,廣大百姓如墜水火。而昌邑王府的輔臣幕僚不僅不勸阻,反跟著追歡逐樂,沉湎於酒色,甚至助紂為虐。這種情形使龔遂深感痛心,不斷向昌邑王進諫,他引往據典,說這樣不僅傷害百姓,也會給自己帶來禍害。昌邑王絲毫聽不進去,依然我行我素。龔遂又請來通德義有仁義的郎中張安等10人侍候昌邑王,為他讀詩書、講禮義。昌邑王不耐煩,沒幾天工夫就把張安等趕跑瞭。
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昭帝劉弗陵崩逝,昭帝沒有子嗣,當時當政的外戚大將軍大司馬霍光等商議,迎昌邑王劉賀進京為帝,劉賀做夢也沒想到,帶瞭一班府屬官員高高興興地上京瞭。到瞭京城,他們更加驕橫,肆無忌憚地尋歡作樂,把國傢大事置之度外。霍光等重臣商議,以“淫亂無道”的名義把劉賀廢黜瞭。接著又迎立生長在民間的劉詢為帝,這就是漢宣帝。昌邑王被廢後,跟隨來京的王府舊臣被殺二百餘人,龔遂因多次諫諍,和中尉王陽被免除死刑,處以髡刑(古代被剃去頭發的一種刑罰),直到已過古稀之年才被起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