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歷時22年、六次征戰,最終滅西夏,一場地震起瞭關鍵作用
文章分類:元朝
北宋寶元元年1038年),黨項族首領李元昊以夏為國號,建立瞭“大夏”王朝,又因其位置在西部,史稱“西夏”。西夏都城為興慶府今銀川市),其統治范圍大致在今寧夏、甘肅、青海等省,以及陜西的部分地區。
西夏幅員遼闊,資源豐富,國力強盛,曾在歷史上與宋、遼形成三足鼎立的態勢。南宋寶慶三年1227年),西夏王朝被成吉思汗所滅,先後存在瞭189年。而成吉思汗滅西夏的過程頗為周折。
成吉思汗立國後,由於自然條件惡劣,蒙古漠北地區無法獲得足夠的糧食、棉佈等生活物資。為瞭滿足政治、經濟和軍事上的需要,成吉思汗向四鄰地區發動瞭一系列掠奪戰爭,把矛頭指向瞭西夏。
開禧元年1205年),成吉思汗第一次進攻西夏,到南宋寶慶三年1227年)才徹底征服瞭西夏,前後歷時22年,其中原委主要是西夏始終不甘心臣服於蒙古。每當成吉思汗出兵攻打時,西夏在無力阻擋時就求和歸降,一旦勢力有所恢復,就開始反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