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有兵權時為什麼不背叛?被收回兵權後為何又想謀反?
文章分類:西漢
你也會想看的:史上奇葩怪才王莽:為何有人懷疑他是穿越者
元前206年,秦朝滅亡,西楚霸王項羽和漢王劉邦,雙方為爭奪全國的統治權,展開瞭歷史上有名的“楚漢戰爭”。作為劉邦麾下的一代名將,韓信,公元前204年,用背水一戰的策略,以數千兵力擊敗20萬趙軍。公元前202年,用十面埋伏的計策,逼得項羽在烏江自刎而死。
楚漢之爭結束後,功高震主的韓信馬上成瞭劉邦的一塊心病。項羽一死,劉邦馬上便奪瞭韓信的兵權,在公元前201年,劉邦又以謀反為名將韓信誘捕,韓信被抓時,仰天長嘆:兔死狗烹、鳥盡弓藏,但是劉邦此時並沒有殺他,隻是把他貶為淮陰侯。在公元前196年,被劉邦的妻子呂後誘殺於長樂宮鐘室。
根據司馬遷《史記》的記載可是韓信在當齊王的時候,可以與劉邦、項羽鼎足而居,表現出對劉邦的忠貞不貳,沒有謀反。當時他的謀士那蒯通一心為其著想,勸他及早獨立。蒯通是如何勸韓信的呢?韓信是個軍事天才,在陷入政治決策的漩渦時,他是如何權衡其利弊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