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在哪一國進行改革 管仲改革成果怎麼樣
文章分類:春秋
你也會想看的:汶溪老街 文種大夫隱居之地
齊桓公大難不死逃回齊國即位後,面臨的卻是一個齊襄公留下的爛攤子,當時周王室衰微,諸侯連年征戰,大國兼並小國。齊國國力急劇衰退,社會動亂不斷,而且還有北方少數民族犬戎的威脅,面臨著被強國吞並的危機,形勢可謂萬分緊急。
管仲畫像
齊桓公是一個有所作為的國君,他本來想讓鮑叔牙為國相,但是鮑叔牙深知自己能力不夠,他推薦自己的好友管仲,雖然管仲曾經險些害死瞭齊桓公,但是齊桓公為瞭復國大計,不計前嫌,寬宏大量,命人用計從魯國接回瞭管仲,並且讓管仲為國相,放手讓管仲著手進行改革。
果然管仲不負眾望,他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使齊國迅速走上強盛之路,齊桓公也登上瞭春秋五霸的寶座,管仲可謂功不可沒。管仲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實現立德、立言、立功的偉人。他被尊稱為管子,他的學說被集結為《管子》一書,成為春秋眾多流派之一,他還把他的治國理論運用在治國理政上並且大獲全勝,他被成為中國第一名相,同時代的孔子周遊歷國卻始終不得志,因此非常羨慕管仲。管仲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得中國從奴隸制向封建制轉變,從後世影響深遠,管仲被稱為“聖人之師”,“華夏第一人”,他的思想是深刻而務實的,即便在2000年後的今天,依然有很強的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