癡人復何之——趣談蘇軾和張岱
文章分類:清朝
■ 重慶市南開中學高三(10)班張夢倩
第一次讀到“料得清貧饞太守,渭濱千畝在胸中”的時候,我啞然失笑。這兩句詩挺有意思,我仿佛看到蘇軾也忍俊不禁,笑夠瞭再提筆繼續往下寫,頗有自得之意。
細細想來,蘇軾的不少作品都讓人會心一笑,讀到“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為他的豪情壯志而笑;讀到“我思君處君思我”時,被他的情真意切感動而笑;讀到“休將白發唱黃雞”時,為他的積極向上而笑。林語堂在《蘇東坡傳》寫道:“他的作品散發著生動活潑的人格,有時候頑皮,有時候莊重,隨場合而定,但卻永遠真摯誠懇,不自欺人。”
蘇軾是一個很有內涵的人。說他有內涵,不如說他有趣,蘇軾的有趣是打磨出來的。當年烏臺詩案,蘇軾被貶到黃州,他的詩風由尖銳深刻轉為寬和圓融,胸襟敞開千餘尺,寫下“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豪而莫取”,獨自品味那份耳得清風,目遇明月的怡然。
蘇軾的內心深處有一種力量,一種洞悉世事的力量,一種即使絕望到瞭極點,仰天長嘯一聲後不久就能走出低谷的力量,一種隨性而又不放肆的力量,一種透徹而又豁達的力量。羅曼·羅蘭說:“人生隻有一種英雄主義——認清生活的真相後,依舊熱愛生活。”用這句話來評價蘇軾是再恰當不過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