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孝傳》是陶淵明編的傢庭教材嗎?
文章分類:東晉
你也會想看的:198碼!道安高速,沃爾沃交警面前上演真實“速8”
陶淵明曾有詩雲:歷覽千載書,時時見遺烈。《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歷史上的高尚人物是他的精神支柱,他自己反復歌詠贊嘆,也希望下一代能瞭解這些偉大的先輩,從中吸取精神力量。傳統文化歷來是中國人安身立命之本。為青少年編寫這方面基礎性的教材和讀物,至今仍有重要的意義。
一
在陶淵明作品的整理結集方面,貢獻最大的是六世紀的兩位學者:一是率先從事於此的梁昭明太子蕭統501~531),最有開創之功;一是北齊文學傢陽休之509~582),後來流傳的各本陶集大抵都以他所編定的十卷本為依據。
蕭、陽兩本的原本現在都看不到瞭,但還能看到他們分別寫就的序言:蕭統序大抵是思想和文學評論;而陽休之的《陶集序錄》則以文獻說明為主,他介紹自己的工作道:
其集先有兩本行於世,一本八卷,無序,一本六卷,並序目,編比顛亂,兼復闕少。蕭統所撰八卷,合序目誄傳,而少《五孝傳》及《四八目》,然編錄有體,次第可尋。餘頗賞陶)潛文,以為三本不同,恐終至亡失,今錄統所闕並序目等,合為一帙,十卷,以遺好事君子焉。
陽休之掌握三種陶淵明集的舊本,其中兩種比較差,內容有缺少,編排較混亂,隻有蕭統的八卷本是好的,但蕭編本缺少《五孝傳》及《四八目》,陽休之把這兩份文檔補充進來,此外大約還做瞭些編輯加工,形成瞭他自己的十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