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國孟嘗君田文簡介 孟嘗君的妻子和兒子是誰?
齊國孟嘗君田文簡介孟嘗君,姓田,名文。襲其父田嬰的封爵,封於薛(今山東滕州東南),稱薛公,號孟嘗君。他的父親“靖郭君”田嬰,是齊威王的小兒子,齊宣王的異母兄弟。田嬰在齊威王時隨父駕前任職,經常帶兵出征。在宣王時期也建有卓越的功勛。宣王二年(公元前318年),在與魏國的“馬陵之戰”中取得大捷。田嬰在諸侯爭霸中極力維護齊國的地位。宣王七年,田嬰出使韓、魏,經過一番經營,使韓、魏兩國“服於齊”。又“與韓昭侯、魏惠王會齊宣王東阿南,盟而去”(《史記·孟嘗君列傳》)。宣王八年,“復與梁惠王會甄”。田嬰的活動使得齊國在眾諸侯中的地位不斷鞏固和提升。宣王九年(公元前311年),田嬰被任命為齊相國,自此後在任11年之久。愍王三年(公元前298年),田嬰被封於薛地,為孟嘗君掙得瞭一片疆土。孟嘗君以“好客養士”、“好善樂施”而名聞天下。孟嘗君善於用人,廣招賢士,門下“客無所擇”,“諸侯賓客及亡人有罪者”,皆善遇之。為瞭最大限度的招攬人才,不惜“舍業厚遇之”,因而“傾天下之士”,門下食客達三千餘人,人才濟濟。孟嘗君對門下食客及其傢庭體貼入微,每每“問親戚居處”,而後“使存問,獻遺其親戚”(《史記·孟嘗君列傳》)。為瞭禮賢下士,孟嘗君與門下食客吃一樣的飯食。一次,一位食客因為誤以為孟嘗君吃的飯比他們的好,羞慚難當,以自刎向孟嘗君謝罪。孟嘗君因而更得人心,“士以此多歸孟嘗君”,人人都把孟嘗君當作“親己”。孟嘗君對食客的厚遇,不僅解除瞭門客們的後顧之憂,更讓他們感恩、感動至極,因而在關鍵時刻往往能夠挺身而出,拼死報效孟嘗君。這些人是孟嘗君最為寶貴的財富,不僅在危急時刻救他性命;而且他們傾心為孟嘗君出謀劃策,更是孟嘗君得以活躍於戰國時期政治舞臺的重要倚仗。其中最有名的是馮諼的故事,馮諼以怪人面目出現,孟嘗君三番五次滿足他卻不嫌棄他。在後來的薛國買義、狡兔三窟、出使秦國等系列事件中,馮諼為孟嘗君立下汗馬功勞,這不能不說與孟嘗君平時的善於待人,廣交朋友有密切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