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卑劣和兇殘的求職:吳起殺妻是給誰看的?
中國傳統裡有借前輩名人表揚後起之秀的習慣,比如表揚某人有名將之風,總是習慣說“孫吳在世”,孫當然指的是孫武、孫臏,而吳就是吳起。實際上,在《史記》裡,孫武、孫臏和吳起三個人的故事被司馬遷合並做傳,可見在司馬遷心目中,吳起確實是一個和孫武、孫臏比肩齊名的兵傢大腕。
吳起是春秋時代的衛國人,曾經拜曾子為師接受系統的儒傢教育,曾子名曾參,是孔子親傳的徒弟。《孝經》據說就是曾子編寫的,他是一位專註於研究孝道倫理的學者。但是令人疑惑的是,司馬遷又說吳起是子夏的徒弟,子夏也是孔子的徒弟,其學術專長是文學藝術。太史公的這兩處記載自相矛盾,顯然有一個存在錯誤,太史公的錯誤證明瞭是人都會犯錯誤的樸素真理。看到這裡,扶欄客更加不敢保證自己寫的就一定是真理,萬一哪位高人發現瞭扶欄客筆下的謬誤,還請盡量善意看待。
不管吳起是曾子的徒弟還是子夏的徒弟,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論起輩分,吳起是孔子的徒孫,這在當年中國學術的江湖上絕對屬於名門正派。如果放到今天,就憑師爺、師傅和師叔們的面子、地位和人脈關系,吳起完全可以混進某名牌高校當個學術帶頭人,申請個把博士點,或者弄點科研經費都不成問題。不幸的是,吳起生活的年代,學術的江湖如同李小龍時代的武林,講究的是硬橋硬馬的真功夫。因此,吳起雖然出身名門正派,但那師爺傳下來的金字招牌並沒有給年輕時代的吳起帶來“忽如一夜春風來”式的榮華富貴。後來吳起離開瞭曾子,來到瞭魯國,憑借著自己師傅的名氣開始為魯國國君效力。然而,與司馬穰苴、孫武不同,吳起雖然走上瞭仕途,但是似乎並沒有得到重用。因為《史記》隻是記載吳起“嘗學於曾子,事魯君”,而沒有記錄吳起當時的級別待遇。顯然,吳起當時並沒有擔任值得司馬遷記載的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