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登死後孫權說瞭8個字為何南京王朝太子多早死?
文章分類:孫吳
孫權共有七個兒子,分別是孫登、孫慮、孫和、孫霸、孫奮、孫休、孫亮。按過去皇帝確立太子“立嫡不立庶,立長不立幼”的一般原則,吳國的第二任皇帝是怎麼也不會有最小兒子孫亮份的。雖然大兒子孫登是庶出,孫權還是青睞這個兒子的。魏文帝黃初二年(公元221年),孫權為吳王時,立孫登為王太子;黃龍元年(公元229年)孫權在武昌稱帝,立孫登為皇太子,孫登時年12歲。
網絡配圖
孫登為人謙和,好學上進,嚴以律己,口碑甚佳,頗得孫權鐘愛。為瞭培養好自己的未來接班人,孫權派當時的名臣諸葛恪、張休、顧譚、張友等人來輔佐,可見孫權的良苦用心。誰想,在赤烏四年(公元241年)五月,時年33歲的孫登與大伯父孫策一樣,雖然當瞭21歲的太子,卻沒有帝王命,身染重病,死瞭。
這裡多說一句,也怪瞭,在孫登之後,在南京定都的第一代太子命運大多不太好,其有有兩位很著名——
一是,後來南北朝時梁昭明太子蕭統,於是天監元年(502年)十一月,蕭統被立為太子,然英年早逝,未及即位即於中大通三年(531年)去世,謚號“昭明”,葬安寧陵,故後世稱其為“昭明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