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死後,深挖690米,棺槨漂浮於劇毒之上,盜墓賊不敢進入
文章分類:秦朝
看歷史,讀歷史,大傢好,我是小A。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自周平王東遷東周以來,天下諸侯盡皆分割,相互征伐達500餘年,史稱春秋戰國。隨著商鞅變法的實施,秦國國力日益增強。終於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盡掃六國而合天下,廢諸侯而設三十六郡,以百官統之。為瞭方便全國的生產,秦始皇還統一文字、度量衡。為瞭加強國防力量,他還修築馳道和長城,方便軍隊運輸和防守邊疆。如此豐功偉績,可真算得上是千古一帝。
嬴政自視功績前無,因此取三皇五帝中的二字,創立“皇帝”一詞。既然是古今第一皇帝,肯定要在活著的時候享盡人間奢華,就算死瞭也要顯示自己恢宏的氣勢,以英靈統禦天下。
公元前247年,還未一統天下的秦王嬴政,就開始著手修建自己在驪山的陵墓。陵墓的設計者,是當時的丞相李斯,而監工則是少府令章邯。而這陵墓的規模,必然是亙古未有的,這一點可以根據修建秦始皇陵動用的人數佐證。據《漢宮舊儀》記載:“將隸徒七十二萬人治驪山者。”明顯可以得知,僅僅修建驪山陵的隸徒,就有七十二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