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子建多飲茶”——曹植的陶耳杯
文章分類:曹魏
你也會想看的:曹魏最被低估的奇才,曾獻計滅蜀、滅吳,比郭嘉都牛!
中國人對茶的認識,是從食用和藥用開始的。最早利用茶葉“系咀嚼鮮葉,生煮羹飲”,“啜其湯,食其滓”,猶如今人煮菜湯,故有茗菜的說法。《晏子春秋》有載,“嬰相齊景公時,食脫粟之飯,炙三戈五卵、茗菜而已”。《晏子春秋》系後人收集晏子遺事寫成的,是說晏嬰在齊國為相時,吃糙米飯,燒三種禽鳥、五種蛋以及茶菜為食。
這種原始的用茶方式,在我國某些地區仍有遺留。現今雲南西雙版納州基諾山當地的基諾族人仍有以茶為菜的習慣,他們外出打獵或勞動時,帶上幾節竹筒飯,餓時在野外生火,采集一些鮮茶葉,揉碎後並所帶幹糧和食鹽置於竹筒中,引山泉水煮之,即可食用。另外,在湖南省的桃源縣,當地農民有將茶汁和果仁、豆子等混合在一起碾碎後熬湯喝的習慣,名之“擂茶”,亦是以茶為羹的遺風。
由此我們可以推斷,食茶之初無定器。作為食器的釜、罐,作為酒器的碗、耳杯等都能被當做茶器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