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變法其實是抄襲?
文章分類:戰國
你也會想看的:白起坑殺四十萬人,為何沒人反抗
《史記》記載,商鞅在秦國變法之初,為瞭樹立威信,曾經用瞭“徙木立信”的辦法:他在秦都市場南門立瞭一根大木,下令誰能將其扛至北門,就賞金十金,結果無人去搬;當賞金加至50金時,終於有一人將其扛至北門,商鞅於是立刻獎賞那人50金,以示官府說話算數。秦國變法之所以成功與官府這種言必信、行必果的態度是分不開的。但是,徙木立信的辦法並非商鞅原創,而是他的抄襲之作。
徙木立信的原創者是吳起,吳起在魏國為將時,從秦國手中奪取瞭河西等大片土地,但他在駐守河西期間發現,秦國有一個哨崗靠近魏國的邊境,對魏國邊境的百姓不利。吳起想將其除掉,可是這個哨崗太小瞭,為之動用軍隊未免太小題大做,於是吳起想瞭一個妙計。
他首先在駐地的北門外立瞭一根大木,下令道:誰能將大木搬至南門,就賞給誰上等田地。結果一開始沒人去搬,大傢都覺得搬木頭不是難事,怎麼會給如此重的獎賞呢?過瞭許久,才有人抱著僥幸的心理去搬,吳起則立刻兌現瞭諾言,獎賞瞭搬木者上等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