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宋太宗上位的第一功臣,一樁蠢事讓他最終下場淒慘
文章分類:北宋
你也會想看的:藏品賞鑒:富弼《溫柑帖》
文|王永魁
對於在“斧聲燭影”中登上皇位的宋太宗趙光義來說,宦官王繼恩可以說是居功至偉。如果不是王繼恩違背宋太祖的皇後宋氏的意圖,不去宣召趙德芳而是去及時通知趙光義,宋朝的歷史也許就是另一番模樣瞭。
趙光義做瞭皇帝之後,自然對王繼恩“寵遇莫比”,並且委以重任。王繼恩先後在河北、四川等地執掌兵權,率軍鎮壓瞭王小波、李順起義,官至宣政使。
圖註:王繼恩畫像
趙光義晚年,有一個叫潘閬的人建議王繼恩勸趙光義立太子,對王繼恩說:“南衙指後來的宋真宗趙恒)覺得自己應該被立為太子,如果向皇帝建議立他,將來他當上皇帝後也不會感激咱們。給皇帝的建議,應該是諸位王子中不太可能被立為太子的人。”王繼恩就按照潘閬的意思去跟趙光義說瞭。趙光義一時也拿不定主意。
趙光義征求寇準的意見時,寇準明確說:“謀及婦人宦官,不可也;謀及近臣,不可也。惟陛下擇所以副天下之望者。”最終趙光義立自己的第三個兒子趙元侃後改名趙恒)為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