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妃子侍寢的過程:唐明皇隨蝶施愛、晉武帝羊車選寢妃
文章分類:西晉
你也會想看的:博時基金王祥:黃金中期入場機會需等待
在中國封建社會裡,皇帝可擁有“三宮六院七十二妃”,妻妾之眾,可以想象。那麼,她們是如何生活的呢?在一些影視文藝作品中,對這個神秘的“禁區”,隨意杜撰,造出許多不近情理而又離奇的故事來。
有的說,皇上每夜都要“召幸”一位後妃,要召某妃侍寢,由太監背著或抬到皇上下榻處侍寢,也有的說皇帝人寢被角不裹,被召幸的妃嬪脫光衣服後,就從腳下爬進去等等,這些都是不近情理,憑空臆造出來的。其實,不同的朝代,後宮裡的帝後妃嬪們侍寢皇上是五花八門,各不相同的。
周代嬪妃與帝王共寢講究日辰
周代時,尚未有敬事房太監所司之職,皇帝的房事是以日、月、星、辰來決定的。周代人央定事情喜歡按天體、陰陽、歷數來決定順序。甚至嬪妃和帝王同床的順序,決定起來也要依照月亮的陰晴圓缺。
所謂依照月的陰晴圓缺,首先要搞清楚,在每月初一到十五月亮會逐漸滿盈,而由十五到三十的後十五天則會逐漸變缺。以此推斷,初一到十五,寵幸的對象由地位較低的開始進行到地位較高的;而後半月則正好相反,是由地位高的逐漸安排到地位低的。
據《禮記》記載的周代後妃制度是:“天子後立六宮、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位世婦、八十一禦妻。”意思是,天子有六宮娘娘、三位夫人、九位嬪妃、二十七位世婦、八十一位妻子,加起來就有一百二十六個各種級別、各種名稱的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