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放武官屢立戰功,貪功心切反被圍,眼看困死——公孫瓚(二)
文章分類:東漢
話說公孫瓚因為冒死陪同上司劉基前赴毒瘴之地日南郡表現出來的德行,傢鄉的父老與地方官推舉他為“孝廉”。
由孝廉而被天子召見,在中央留用為“郎”官,再由“郎”而外放為地方官,最後再由地方官而內調為中央大官。這便是兩漢官場發展的正途。西漢如此,東漢也是如此。
公孫瓚在中央為“郎”官期滿後,被派作幽州的“遼東屬國長史”。長史的意思是秘書長,本是個文官,但是在遼東這裡卻是個武官,相當於一個郡的都尉。所謂遼東屬國,便是指在遼東郡的周圍的若幹藩屬國,也就是大大小小的匈奴和鮮卑的部落。公孫瓚的這個職務便是監視這些部落,提防他們對漢朝進行侵擾和造反。
公孫瓚擔任此職非常盡心盡責,有一次公孫瓚跟隨數十名騎兵外出巡邏關塞,看到數百名鮮卑騎兵。在漢朝關塞之內,本不應該有藩屬部落的兵馬出現的。由於敵我兵力數量相差懸殊,面對這種局面,公孫瓚先率隊退到空亭,而後對隨行隊伍說:“如果咱們不主動進攻,必將被敵人所攻殺,為今之計,隻有主動出擊拼死一搏瞭。”於是手執長矛策馬帶隊沖入鮮卑隊伍,殺傷數十人,雖幸免於死,自己的隊伍也損失過半。但鮮卑人從此以此為戒,再不敢輕易越進關塞瞭。公孫瓚則因此功升遷為涿縣的縣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