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智慧:順勢而為相輔相成
文章分類:春秋
你也會想看的:讀曹堯德《孫子傳》書摘及雜記
《老子》又稱《道德經》,全文八十一章,五千餘字,歷代學者的註解之書卻汗牛充棟,不知凡幾;外文版本達千餘種,為中國文化經典之最。可見其魅力之無窮和理解之艱難。經過多次研習,感悟到解開《老子》之謎的關鍵在第四十章之首句:“反也者,道之動也。”
老子用“反”字來概括“道"的運行特點。從全書看,“反”包含著三個層面的內涵:相反相成、物極必反、循環往復。
由於“相反相成”,所以得失相隨,福禍相依,利害共生,敵我共存。洞察本質、隨機而動,可化不利為有利,化幹戈為玉帛。由於“物極必反”,所以水滿則溢,月盈則虧,盛極必衰,否極泰來。遵循規律、張弛有度,可化危機為先機,化腐朽為神奇
由於“循環往復”,所以晝夜交替,四季輪回,終則復始,極則復反。與時俱進、順勢而為,可化被動為主動,化逆境為機遇。
“反”也是萬物生、發、衰、滅的演變特征和原動力:“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老子》第一章:“無,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在這裡,“無”特指萬物生發之無形根源,包括空間、時間、環境及其狀況等。“有”特指萬物生發之有形根源,即母體。“無”和“有”在趨向分別的原點上是同一的。“有生於無,有無相生”之哲學觀,與佛學之“天下萬物,皆為緣起,互為因緣,本性空無”有異曲同工之妙。所以,順應天道,厚德載物即為人生之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