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高宗:節約到打白條的摳門皇帝
文章分類:南宋
你也會想看的:繆鉞×薑夔 | 風行水上自成文
“靖康之變”後,北宋滅亡,宋高宗趙構南逃至臨安(今杭州),於公元1127年建立於南宋。
茍且偷安、軟弱無能的宋高宗,多為世人所詬病。但有一點不可否認,他是中國歷史上難得的節儉皇帝,打起白條來也毫不含糊。
宋高宗的前半生,命運多舛,顛沛流離,還被趕出過海,幾乎沒過一天舒服日子。偏安一隅之後,他深知民生之艱辛,暫時的安定來之不易,於是特別提倡節儉,以匡復天下。當然,那時南宋國庫十分空虛,想奢侈也奢侈不起來。
網絡配圖
宋高宗新蓋的皇宮在杭州城鳳凰山麓,簡陋得讓人笑掉大牙。我們不妨比較一下,北京紫禁城號稱有房子9999間半,實際上也就7000多間;宋高宗的皇宮一共也就十來間像樣的大殿,跟紫禁城比起來,隻能算是茅草房。
而且,這些大殿還得一殿多用,比如要舉行大典瞭,名堂大禮、正朔大朝會,皇帝接受文武百官朝賀,金鑾殿要換牌子,改叫“大慶殿”;如果是發佈命令,就再改叫“文德殿”;如果是聖節上壽,皇帝、太後、娘娘過生日,改叫“紫宸殿”:到瞭殿試考試、進士唱名的時候,又改叫“集英殿”。後來,宋金達成和議,天下太平瞭,有大臣提議擴建宮殿,造300間房子,宋高宗大筆一勾,減去瞭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