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首霸”齊桓公,其被渲染過度的霸主大業!(1)
文章分類:春秋
你也會想看的:論老子的和諧觀
庖丁解史 朱恒
齊桓公小白是被史學傢公認的春秋時期的第一位霸主,齊桓晉文之事向來也被看作是諸侯稱霸的鼎盛。但齊國稱霸及後來的吳越稱霸頗讓人頗有微詞,僅一世而霸,稱霸得時間都極短,遠不如晉楚迭霸好幾代。齊國是有稱霸的先決條件的,齊被封於營丘,東方的萊夷之地,受封之初,就粗具大國的規模,且四周為萊夷部落,便於其擴張,發展空間特別大。而又被賜予在東方的征伐之權征伐之權本是周天子才有的權力,因周王室遠在關中,對東方夷商殘餘勢力有些鞭長莫及。而齊國是薑太公之封國,薑太公善於兵事,於是周天子便賜予齊國在東方的征伐大權)。所以齊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號其實是有歷史淵源的。
但齊桓公小白稱霸期間,我覺得其霸業的成色一直是個問題,參與齊國主盟的都是一些中小國傢,遠在關中的秦國及南方的楚國自不用說。當時實力更為強大中原大國--晉國因驪姬之亂而無法用力於中原,也沒有參與齊桓公的會盟之事。沒有大國的會盟,其霸業的成色自然就該降幾分,況且打的是“尊王攘夷”的旗號,但當真正面對強敵楚國時卻又不敢戰。楚國真正的問題是向北擴張,周之宗室、漢水諸姬幾乎被楚國滅亡殆盡。齊國不敢拿楚國攻滅漢水諸姬姓國說事,偏拿一些無關痛癢的雞毛蒜皮說事。這就是在避重就輕,齊桓公率領齊、宋等八國軍隊與楚軍相持,也隻不過是想以此逼楚國服個軟、認個錯而已,在小弟們面前找回一點做大哥的面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