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匈和議早已達成:匈奴為何仍不放蘇武歸國
文章分類:西漢
你也會想看的:歷史上的劉邦真有這些不同凡人的外貌嗎?
蘇武牧羊的故事令古今各代的中國人感動,蘇武不屈的英雄形象也起著對後來很多封建王朝對待北狄蠻族的垂范作用——對單於和酋長們“以禮諭之”、“以節斥乏”,這樣的大漢使者們雖然不一定能夠完成外交使命,但在聲名上總會有加分,至少可以達到立言的效果。
《漢書》裡,大漢的使節蘇武、張勝、常惠都是好人,而匈奴一邊都是惡棍和奸賊。這是後人在讀《蘇武傳》時很容易產生的感情效果。《漢書》的編纂者班固,也正是帶著這個目的對有關蘇武、匈奴的史料加以處理的。
而事實上,蘇武到匈奴出使時,正值漢匈戰爭最激烈的第一階段剛剛結束。新即位的匈奴單於想用緩兵之計改善與漢朝的關系,爭取時間鞏固內部,所以就主動提出雙方互相釋放扣押在己處的外交使節。當時,漢武帝很痛快地答應瞭。為什麼呢?這裡邊就有玄機。而且,這個派蘇武出使的時機,從後來的結果看,是非常險惡的,也是蘇武被扣押在匈奴長達19年的最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