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解讀:“阿鬥”的意義 “扶不起的阿鬥”又是如何被誤傷的?
文章分類:蜀漢
你也會想看的:他是曹魏最後的良將 馬超劉備孔明都不是對手
中華文化的傳承,文化傳統的延續,註定要烙在每一個炎黃子孫的生命裡,千百
年來,文化傳承像雨露一樣,滋潤著炎黃子孫的心田。
今天我們要說說阿鬥,對就是我們常說的“扶不起的阿鬥”。阿鬥,就是劉備之子劉禪,即蜀漢孝懷皇帝,又稱後主,字公嗣,小名阿鬥。
為什麼叫“阿鬥”?
根據《三國演義》的說法:建安十二年春,甘夫人生劉禪。是夜有白鶴一隻,飛來縣衙屋上,高鳴四十餘聲,望西飛去。臨分娩時,異香滿室。甘夫人嘗夜夢仰吞北鬥,因而懷孕,故乳名阿鬥。
北鬥位於北方俯瞰滿天星鬥,就像是皇帝俯瞰自己的江山一樣。所以有的皇帝以北鬥自居。北鬥心在古代是帝星,是皇帝的象征。劉禪是其母親懷孕時夢見過北鬥星,就用“阿鬥”給劉禪做瞭乳名。
誰最先說劉禪是“扶不起的阿鬥”的呢?
《漢晉春秋》記載:封禪為安樂公。司馬文王與禪宴,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為之感愴,而禪喜笑自若。王謂賈充曰:“人之無情,乃可至於是乎!雖使諸葛亮在,不能輔之久全,而況薑維邪?”充曰:“不如是,殿下何由並之。”他日,王問禪曰:“頗思蜀否?”禪曰:“此間樂,不思蜀。”郃正聞之,求見禪曰:“若王後問,宜泣而答曰:‘先人墳墓遠在隴西,乃心西悲,無日不思’,因閉其目。”會王復問,對如前,王曰:“何乃似郃正語邪!”禪驚視曰:“誠如尊命。”左右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