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卿:漂泊三十年,鑄就五言長城
文章分類:唐朝
你也會想看的:李世民晚年私生活墮落到什麼程度?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安史之亂腰斬瞭唐代的繁華,之前是金玉滿堂、豪情萬丈,之後是美人遲暮、往事堪哀。時代的車輪碾壓下,唯有像劉長卿這樣極少數堅硬的個體掙紮幸存,在眾生的齏粉中熠熠,向黑暗投射一縷光。劉長卿生於盛唐、成於中唐,在幾十年顛沛輾轉的仕途中,創作瞭大量的詩篇,自許“五言長城”,承上啟下,影響瞭後世詩風。
劉長卿字文房,祖籍宣城,傢居洛陽,出身平常,無顯赫傢世,亦非神童,可以算士人中的“草根”。雖生於開元年間,但入仕時已是天寶末,歷經肅、代、德宗種種戰亂,主要供職於幕府,三十多年間在四十個州縣停留過。
劉長卿的生卒年和進士及第的年份不詳。他應當比王維、李白、高適、杜甫、岑參等出生皆晚,約為718年前後。年少入讀嵩山,及第前數次應考,以至在天寶中已被舉子們推舉為“朋頭”。朋頭者,舉子們的群眾領導,如果是新生斷無資格,一定是應考經驗豐富、學識不凡、熱心勇敢、為眾所服者才能擔當。所以他說自己是“十年未稱平生意,好得辛勤謾讀書”。有學者將劉長卿一生歸為悲劇,說他的詩中充滿愁思,但不同時期的愁苦又不同,第一重便是多年困於場屋的“科舉不第之怨”,代表作如《小鳥篇上裴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