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生態哲學探究:讀《生態語境下的老子哲學研究》有感
當今,人類面臨著諸多生存困境,如自然環境惡化、價值系統混亂、精神無處安放、社會貧富分化……。生存困境究其根本是哲學的困境。一段時期以來,我們太執著於“一”而舍棄“多”,汲汲於“有”而嘲笑“無”,癡迷於“顯”而忽略“隱”,致使當代社會的自然生態和社會生態缺乏友好與和諧。出於知識分子的學術擔當,許多哲學工作者競相研究擺脫困境的方案,王素芬、丁全忠兩位教授就是其中一員。其學術著作《生態語境下的老子哲學研究》,以《老子》為經典文本,以歷史唯物主義為方法論基礎,綜合運用文獻法、比較研究法、現代詮釋學等方法,爬羅剔抉,抽絲剝繭,為讀者呈現瞭一個可以增強文化自信、寄托“文化鄉愁”的解決現代生態問題的新視角、新路徑。
選好關鍵詞,是詮釋好經典文本的第一要務。作者通過對“道” 和“無”等關鍵詞的解讀,將《老子》五千言濃縮為老子對自然生態、社會生態的學理分析和理想建構,為讀者展示瞭一幅來自於幾千年前的思想畫卷。道是老子哲學的根基,也是老子生態智慧的本體論基礎。“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老子這裡,道的自然而然的本性決定瞭人們看待自身和世界萬物的態度,和諧的自然生態應該建立在萬物平等的思想基礎上,人類在自然界面前要“遵道而行”。老子用自己的哲學叮嚀,為人們勾畫瞭一個多樣統一、眾生平等的生態世界。如果說,依“道”而行可以成就自然生態的話,尊“無”之性則可以創造和諧的社會生態。“三十輔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立,無之以為用。”在這裡,事物的無用性使其獲得保存自我的能力,相應地,人也就可以突破功名利祿、權勢尊位的束縛,達到悠遊自在,無記掛、無阻礙的境地。由此,理想的社會生態則通過人的身與心、個人與他人、個人與社會的和諧發展而獲得內在規定性:於個人生活,無欲寡欲,自然節制,隨“悶悶”而安然;於人際關系,守柔處弱,不爭高下,彰“淳淳”而睦鄰;於社會治理,無為少為,因勢順勢,遠“察察”而善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