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起義失敗的原因是什麼?有何歷史意義
文章分類:明朝
你也會想看的:明英宗朱祁鎮為何要廢除殉葬制度,有一人起瞭關鍵作用
起義失敗
起義軍占領北京後,北方的勁敵隻餘駐防山海關外的明總兵吳三桂。自成雖認識到三桂擁有重兵,事關邊防,但失於輕敵,僅派降將﹑權將軍唐通和降官﹑兵政府侍郎左懋第攜金銀錦緞前往招撫。三桂先接受招撫,後聞自成在北京向明官追餉,並聞傢屬被拘,遂歸山海關起兵反叛,並向清軍求援。自成大怒,率劉宗敏﹑李過東征,四月二十一日至山海關。為防三桂東退,自成出奇兵二萬繞至三桂軍後,自己則率大軍從西面合圍夾擊。在吳三桂軍動搖之際,清多爾袞發兵夾擊。因眾寡懸殊,兩面受敵,農民軍勢漸不支,敗退北京。
歷史意義
農民軍的戰敗引起北京人心惶恐。明降官紛紛南逃,各地官紳地主也紛起反噬。尤其嚴重的是,起義軍的很多將官經不起都市豪華生活的誘惑,鶩聲色,貪財貨,分不利。永昌元年(1644)四月二十九日,自成倉卒即帝位,次日即離北京南下,經晉入陜,試圖仍以陜西為基地再起。入陜後,李自成令李過﹑高一功拒守陜北,自己拒守西安。在清軍進逼下,李過﹑高一功退至陜南,又沿秦楚邊界,經川東至荊門﹑當陽南下。自成也於次年正月退出西安,自藍田﹑商州經武關退守河南,又經襄陽﹑承天﹑德安(今湖北安陸)退至武昌。五月轉戰至湖北東南各州縣。九月至九宮山(一雲通山﹑一雲通城),為地主鄉團所圍困。李自成犧牲,餘部由劉宗敏﹑李過率領南下,聯明禦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