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蕭話兩岸】紀念蔣經國最應該get到的點
文章分類:中華民國
30年前的1988年1月15日,《人民日報》在報眼位置刊發《中共中央電唁蔣經國逝世》的消息,引發高度關註。
為紀念蔣經國逝世三十周年,國民黨今年擴大舉辦瞭紀念活動,從上周五開始一連三天的謁陵、音樂會、紀念大會、路跑等活動,卻被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酸為“沒出息”,甚至國民黨內部也出現“緬懷過去不利吸引青年支持”的聲音。國民黨主席吳敦義則是回應:紀念是應該的,“難道要無君、無父、無國、無傢?”
要說臺灣政壇的“口水戰”,還真是無處不在,但對於蔣經國是“歷任臺灣地區最受歡迎的領導人,沒有之一”這件事,確實是毫無爭議的。而臺灣百姓懷念與欣賞蔣經國的地方不外兩個:一是他把臺灣的經濟民生搞得很好,像吳敦義說的“經國先生目光如炬,在他帶領的時候就知道要推動‘十大建設’”;二是他解除“戒嚴”、開放大陸探親,開啟瞭兩岸關閉數十年的交往大門,客觀上增強瞭臺灣同胞對祖國的認同感和向心力。
1988年蔣經國的去世,標志著一個時代的落幕。當時中共中央領導人發表談話表示悼念,並評價稱“蔣經國先生堅持一個中國,反對‘臺灣獨立’,主張國傢統一,表示要向歷史作出交代,並為兩岸關系的緩和作瞭一定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