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文公為什麼要燒死自己的救命恩人介子推?
文章分類:春秋
你也會想看的:驪姬:美女與宮鬥
介子推:生於聞喜戶頭村,長在夏縣裴介村,死後葬於介休綿山(又作介山)。一作介之推(介推),亦稱介子。另有姓王名光之說。生年不詳,卒於晉文公元年(前636年)。介子推的出身事跡見諸文獻的極少。
春秋時候,晉國發生內亂,晉獻公寵信驪姬,欲廢掉太子申生,改立驪姬之子奚齊為太子,由是引發一系列變亂。太子申生被驪姬用計致死;公子夷吾和重耳畏懼逃亡,重耳避難奔翟,隨行賢士多人,重耳從皇子變為四處流竄的流浪漢,介子推以為重耳有德,是以追隨其左右,主要人士有五人,即:狐偃、趙衰、魏犨、司空季子及介子推,又有“趙衰;狐偃咎犯,文公舅也;賈佗;先軫;魏犨”之說。介子推即是其中之一。

介子推隨重耳在外逃亡19年,屢屢受到諸國王公大臣調戲。風餐露宿,饑寒交迫,備嘗“險阻艱難”。重耳最終能返回晉國,立為晉君,介子推也盡瞭犬馬之勞。早年重耳出亡時,先是父親獻公追殺,後是兄弟晉惠公追殺。重耳經常食不果腹、衣不蔽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