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晚晴重臣李鴻章“賣國”看大清國民的愛國意識
文章分類:清朝
你也會想看的:康熙皇帝是怎樣平定三番的?又怎樣平定吳三桂
中國自古至今民眾能很輕易的原諒當局執政者,卻很難原諒給執政者充當下手的人,兩千年的朝代更替,兩千年產生瞭形形色色這樣的是,近的先不說,在古代遭受千古之罵的就有兩個,這兩個人我們都熟悉,那就是秦檜和李鴻章,秦檜可以說是漢奸的代表人物,但是在當時那個封建時代,如果沒有皇帝趙構的支持,秦檜不會有那麼大的膽子殺嶽飛的,還有就是李鴻章,這個近代人物,慈禧太後拿整個大清江山來滿足自己的私欲,李鴻章隻不過是替慈禧太後做事罷瞭,中國歷史上最冤的替罪羊當數李鴻章。大清的賣國賊隻有一個,那就是掌握大清實際權力的老太後,這是從所有權方面來講的。當然,沒有所有權的人,也不是沒有賣國的念頭,但那僅限於謀求執政的在野者。
蔣廷黻先生在《中國與近代世界的大變局》中籠統地說:北洋政府的執政者也有民族意識,也不想賣國,可是內政又逼著他們都得賣國,因為他們需要外援。大體說來,在朝者付出的代價較低,因為他需要的外援相對少;在野者付出的代價較高,為瞭上臺,不惜把賣國的支票開得更大些。澳籍華人學者雪珥在他的《絕版甲午》中直接點名說:“那導致袁世凱被萬民唾罵的‘二十一條’,很多條款之前早就和南方的革命黨人達成瞭共識,隻是革命黨一直沒有機會掌握政權,未及付諸實現而已。”幸好,李鴻章跟他的老師曾國藩一樣沒有司馬昭之心。否則他完全可以做些交易,拉些外援,從兩廣自立開始,過把帝王癮也不是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