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真無恥,明明是對敵妥協,偏偏自比中興漢室的光武帝劉秀
文章分類:東漢
紹興七年1137)正月,宋高宗趙構在平江府蘇州)突然下詔“移蹕建康”。一向畏敵如虎,千方百計對金媾和的宋廷竟然要將戰時首都放到建康?莫非,趙官傢這次真的是要與金人死磕到底瞭?消息傳出,南宋軍民無不振奮。
原來,兩年前派往金廷向徽欽二帝問安的使臣帶回瞭徽宗皇帝駕崩的消息。聞此噩耗,趙構淚飛頓作傾盆雨,“號慟擗踴,哀不自勝”,在大殿上當眾捶胸頓足的號啕大哭。
主憂臣辱、主辱臣死——主戰派的宰相張浚立即越眾而出,表現搶眼、配合到位,跪在地上三呼萬歲,磕一個頭喊一嗓子:皇上啊,千萬不能忘記國恨傢仇啊!群臣見狀,也都跟著哭天抹淚,做出一副不勝悲哀的樣子來,大殿之上哭聲震天。
從此,張浚的這一套就成瞭保留節目,每次上朝總要一邊磕頭一邊大聲提醒趙官傢不要忘記國恨傢仇。趙構天天眼圈發紅,涕淚橫流。四月,趙構親自趕往建康前線視察戰事,傳旨“築太廟於建康”,臨安城中的太廟更名為聖祖殿。將太廟建在建康城,就是昭示天下,南宋的戰時首都要設在建康城,我趙構與金人不共戴天,誓與金人血拼到底。太廟是祭祀列祖列宗的地方,趙構不可能將首都設在臨安,每逢祭祀大典跑到建康進行。將祭祀祖先的儀式放在對敵前沿,是表明他鐵瞭心將抗金戰爭進行到底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