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件王羲之楷書《黃庭經》宋拓本現藏於天津藝術博物館藏,被譽為宋拓黃庭經帖法書第一,此拓本墨色凝重,傳拓清晰,筆精墨妙,俊逸縱橫,堪稱拓本中的佳品
《黃庭經》,王羲之書,小楷,一百行。原本為黃素絹本,在宋代曾摹刻上石,有拓本流傳。此帖其法極嚴,其氣亦逸,有秀美開郎之意態。關於黃庭經,有一段傳說:山陰有一道士,欲得王羲之書法,因知其愛鵝成癖,所以特地準備瞭一籠又肥又大的白鵝,作為寫經的報酬。王羲之見鵝欣然為道士寫瞭半天的經文,高興地“籠鵝而歸”。原文載於南朝《論書表》,文中敘說王羲之所書為《道》、《德》之經,後因傳之再三,就變成瞭《黃庭經》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