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可捭,乃可闔;乃可進,乃可退,管仲入情入理逐佞臣
文章分類:春秋
你也會想看的:老子和孔子誰更厲害?一個小學老師,一個大學老師!
齊桓公拜管仲為相後,齊國在管仲的治理下日益富強,管仲也被尊稱為“仲父”。
不幸的是,管仲年事日高,重病纏身,連專程來探望他的齊桓公看到其病中的淒涼情狀,也不由得悲從中來,在一旁暗自垂淚。
管仲見瞭對齊桓公說道:“我恐怕不久於人世瞭,再也不能為您效勞瞭。您也應該考慮一下,提拔一個合適的人選來填補相國的空缺之位。”
齊桓公答道:“在您病重的這些日子我也想過,但除瞭您之外,寡人實在是不知道該把國政交給哪一位才放心!或者您覺得鮑叔牙怎麼樣?”鮑叔牙算得上是管仲最好的朋友,同時也是管仲的恩人。
聽見齊桓公這樣問,管仲立即回答道:“鮑叔牙此人德才兼備,但可惜他不適合做相國。因他對別人的過錯和缺點深惡痛絕,一旦留下壞印象,就牢記在心,久久難忘。作為一個相國,如果像這樣沒有虛懷若谷的寬廣胸襟,又怎能協同上下、與其他大臣和睦相處呢?而如果連這一點也不能做到,又怎能領袖群臣協助君王處理好國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