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簡《老子》“絕智棄辯”思想及其發展演變
文章分類:春秋
你也會想看的:中國歷史上美女眾多,西施為何能穩居首位?
《郭店楚墓竹簡老子》的出土面世,更清楚地看出老聃對學者、智者是取懷疑、批評乃至某種否定態度的,他主張抑制。這也是他“亡為”思想的一部分。從楚簡老子看,愚民思想還沒有最後形成,但正在孕育中。到瞭出自太史儋的帛、今本《老子》註:楚簡類《老子》出自老聃,帛、今本《老子》出自太史儋,拙文《論楚簡老子》有詳細論證。見《文獻》1999年3期。),在繼承老聃思想基礎上,提出瞭“不尚賢”,“非以明民,將以愚之”,“使夫智者不敢弗為”,愚民思想配套成形,終於誕生。可見隨著楚簡《老子》的問世,有必要重寫《老子》的愚民反智思想。
一 楚簡老子抑制智者、學者的思想
簡本老子首篇首句竟然是“絕智棄辯,民利百倍”,這不是偶然的。竹簡出土時盡管已經混亂,但是整理者花瞭很長時間,根據竹簡形狀、長短、文字銜接,加以編排,終於恢復古貌。因此從簡本老子首先就提出“絕智”問題,可見是十分看重此事的。並且接著的“絕巧棄利”、“絕詐棄偽”,又都與“智”有關。無“智”談何巧、利、詐、偽?簡本《老子》的反智思想主要有三:
一、對待智者的“六不可”
簡本在“為之於未有也,治之於未亂”的後面,緊接著提出“六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