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年鑒】這個題材八大山人早年因身世而避畫,晚年卻迫於生計而畫
文章分類:清朝
你也會想看的:甲午海戰著名將領丁汝昌為何自殺
日本現代最著名的文學傢川端康成大概算得上是八大山人1626-1705年)的異國知己和隔代知音瞭。這位幼年失去雙親、終生憂鬱孤獨的文學傢極為熱愛美術,尤其是中國古代藝術。在他22件最珍貴的私人收藏中,八大山人《群鹿圖》是其最拳拳服膺的。在日本新潮社所出川端康成全集的《卷首畫解說》一文中,川端康成說:該畫畫面上“深廣的空間與突出的巨巖和大樹相對,構圖奇妙,森嚴中透著柔軟……透過這幅《群鹿圖》,我被八大山人的精神深深打動瞭。”
清八大山人群鹿圖
川端康成珍藏《群鹿圖》的另一個重要原因當是八大山人“簡省”的藝術追求與自己是一致的,而《柏鹿圖》也是此中傑作。同時,八大山人筆下的“鹿”也極為少見,這顯然與他不肯對人言的身世息息相關。“鹿”諧音“祿”,本來是中國畫中最常見的意象和題材之一,歷代名傢多有所作。但八大山人既為明皇族後裔,喪國、滅族、亡傢之痛自然比一般人深刻得多,加上“受性偏孤”,也不可能像石濤一樣渴望著為新朝所用,在當時的政治高壓下,最好的辦法當然是少說少做,以全身遠禍,這就使得其藝術創作也帶上瞭濃重的“少”的影子。同時,八大山人也註定是遠離政治遠離“祿”位的,這也是他通常拒絕“鹿”題材入畫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