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如何過春節:唐朝放7天假 唐德宗時期單雙號上班
文章分類:唐朝
你也會想看的:賀麟:先祖賀知章“獎”出好傢風
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李洪鵬)節慶是構建社會秩序的方式之一,是社會的一面鏡子。歷史上,節慶還被賦予瞭儀式般崇拜的力量,是社會公約的傳統象征。自古以來,中國人都特別重視過節,這其中以春節最為重要。每逢春節,舉國歡慶,但不同的朝代過節也有不同的要求和規定,有的形成制度,有的則形成風俗。
那麼在古代,又是如何過春節的呢?
部分朝代春節不放假
在唐朝,春節是按“元正前後各三日”放假的。也就是說,以大年初一為中心,初一之前放假3天,初一之後放假3天,加上初一,剛好7天假。
但是,也不是所有的唐朝人都按照這個法定春節假期來休假。因為唐朝有兩個規矩。
第一,大年初一那天文武百官和高級地方官必須早早地上朝給皇帝拜年。因此京官和高級地方官不能在初一當天跟傢人團聚,而是要跟皇帝團聚。第二,地方行政長官在春節期間嚴禁離開衙門回老傢。這斷絕瞭地方官在老傢過年的可能性,他們要想跟傢人團聚,地點隻能定在“單位”。
唐德宗李括在任的時候,春節期間上朝,大臣叫屈,他說:那按單雙號吧,單號上朝,雙號休假。於是唐朝高層就出現瞭一個奇特現象:臘月二十八放年假,臘月二十九上班,大年三十繼續放假,大年初一接著上班,初二又放假,初三又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