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春秋第一名相
文章分類:春秋
你也會想看的:齊桓公為什麼不姓齊?
作為春秋第一名相,管仲思想閃耀著軸心時代人類智慧的光芒,他給我們帶來的是一種真切的歷史感。在現代文明高度發達的今天,我們解讀2600年前的管仲時,分明感受到瞭一種撲面而來的泥土芳香。賢君良相代表著歷代中國人的政治理想。“天下不多稱道)管仲之賢而多稱道)鮑叔能知人也。”司馬遷語)管仲之所以能夠成為良相,是因為伯樂鮑叔牙的極力推薦;鮑叔牙之所以能夠成為伯樂,是因為國君齊桓公之賢在管仲主政的40年裡,齊桓公可以被視為一個賢君)。然而,隨著良相的遠去,一切都變成曇花一現的歷史幻夢。走進歷史深處,當我們真正領略瞭管仲的風采,我們不得不在心靈深處為管仲在那個遙遠的時代所做的一切感到震撼!中國人思想深處所崇尚的“大道自然”似乎隻有在管仲的思想中才能看到———從事物本身出發來探討事物的本質;順應事物的本質要求來促成事物的積極變化。
管仲?—前645),名夷吾,字仲。春秋時期齊國著名的政治傢、軍事傢、思想傢和經濟學傢,潁上今安徽潁上)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