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有富:蘇軾詞的虛實相生
文章分類:北宋
你也會想看的:踢出蔡京,蔡襄書法不單靠人品
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有三處描寫不符合實際情況。一是將黃岡的赤鼻磯當成瞭赤壁之戰的戰場。人們早就指出瞭這一點,如《辭源》於“赤鼻”條釋雲:“山名,在湖北黃岡縣。屹立長江濱,土石皆帶赤色,下有赤鼻磯。也名赤壁山。宋蘇軾遊赤壁作賦,誤為三國周瑜敗曹操處。”《辭海》於“赤壁”條亦雲:“在湖北黃岡縣城西北江濱,一名赤鼻磯。山形截然如壁,而有赤色,故名。宋時蘇軾遊此,作有前、後《赤壁賦》《念奴嬌·赤壁懷古》,誤以為赤壁之戰處。”
二是說周瑜與美人小喬新婚後不久就指揮瞭赤壁之戰,並且取得瞭巨大勝利。詞的下闕前數句是這樣寫的:“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瞭,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我們知道,赤壁之戰發生於建安十三年208),而周瑜從孫策攻皖城,納小喬是在建安三年。這樣看來,赤壁之戰時,小喬出嫁已有十年之久,說“小喬初嫁瞭”,顯然不符合實際情況。
三是這首詞上闕中對赤鼻磯一帶自然環境的描寫也與實際情況不符。該詞寫道:“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而《前赤壁賦》開頭數句寫道:“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蘇軾遊赤壁所見的江水,出現在詞與賦中迥然不同。哪一段文字描寫更符合實際情況呢?顯然是《前赤壁賦》。因為長江過瞭宜昌,就進入瞭江漢平原,而赤鼻磯已處於長江中遊的末段,此處江面開闊,水流緩慢,已經激不起驚濤駭浪。再說,在“亂石穿空,驚濤拍岸”的情況下,“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是非常困難、也是極其危險的,哪裡還能從容地飲酒誦詩,扣舷而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