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佐曹操二十年:三國謀士荀彧為何要自殺?
文章分類:曹魏
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塑造瞭許多栩栩如生的英雄人物,他們或勇猛或忠義名留青史,其中還有一個群體他們憑借過人的才華和智謀,為我們留下瞭許多津津樂道的故事。荀彧就是其中的一位,為其主出謀劃策,來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那麼,忠心輔佐曹操二十年的荀彧為何要自殺?
網絡配圖
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被曹操譽為有“巍巍之勛”的荀彧離世。關於他的死,袁宏《後漢紀》卷三十、陳壽《三國志》本傳稱其“以憂薨”,而裴註引《魏氏春秋》則記為“太祖饋彧食,發之乃空器也,於是飲藥而卒”,范曄《後漢書·荀彧傳》所載與《魏氏春秋》略同。
盡管諸史對荀彧之死的記載不一,然而不論是認為他死於“憂”抑彧是認為他死於“藥”,均是將荀彧之死看作他反對曹操晉爵魏公、加九錫的必然後果。
袁曄《獻帝春秋》記載瞭荀彧死訊在吳、蜀的流傳,從中可見時人對荀彧之死的看法。茲引於下:“(荀)彧卒於壽春,壽春亡者告孫權,言太祖使(荀)彧殺伏後,彧不從,故自殺。(孫)權以露佈於蜀,劉備聞之,曰:‘老賊不死,禍亂未已。’”
袁曄為孫吳名士袁迪之孫。據《三國志·陸瑁傳》,袁迪與孫吳丞相陸遜之弟陸瑁相遊處。故可推知,袁曄所載荀彧死訊流傳吳、蜀之事必有所本,應非杜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