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霸營 因齊桓公而得名
文章分類:春秋
你也會想看的:婆婆趁兒媳不在傢怒斥左撇子孫子,真相令人氣憤
晚報記者孫洪師
通訊員王艷坤張彥
攝影周傑
在陽信縣金陽辦事處,有一個名叫五霸營的村中,顧名思義,這麼霸氣的村名應該來源於春秋五霸吧。
據村裡老人講述,齊桓公任用管仲擔當丞相,給瞭他很大的權力,之後的時間裡,齊國很快成為瞭一個超級強國,齊桓公召集別的諸侯國舉行會盟,周天子也派人到會祝賀,等於是承認瞭齊桓公的霸主地位,齊桓公是歷史上第一個充當盟主的諸侯國國君。
根據歷史記載,齊桓公是春秋時期齊國的第十五位君主,姓薑,名小白,齊厘公的兒子,齊襄公的弟弟,公元前685年—公元前643年在位。在位期間,齊桓公識賢、用賢,招納四方志士。在管仲的主持下,齊桓公在政治,經濟、軍事各方面進行瞭一系列的改革,特別是因地制宜,發展漁鹽,使齊國富強起來,為最後稱霸奠定瞭基礎。稱霸後,他進一步治理好齊國,還幫助救周圍弱小的諸侯國,贏得瞭極大的威望。在稱霸過程中,齊桓公一共是舉行瞭九次會盟,史稱“九合諸侯,一匡天下”。在這麼多的歷史性會盟中,又一次就是在這裡築起過一個高臺,派駐瞭大量的軍隊,後代的人就把這裡叫做瞭五霸營。
對此,市檔案館館藏資料也顯示,這裡歷史上齊桓公曾築高臺會盟。明朝永樂二年,趙姓人從河北棗強遷居此地立村,根據歷史上齊桓公修築的會盟高臺,起名為五霸營至今。